聽到「精神病人的房間」,你會想到什麼?
你的房間,與精神病人的房間,有什麼「相異」?是否也有哪些「相似」的角落?
「精神病人」與「沒有生病的人」,這兩者的界線在哪裡?
是診斷、外表、行為、內心,亦或是某種不明所以的東西?
這個界線,是確實存在著的嗎?
如果是,那它是由誰來決定的呢?
為了生存在社會上,每個人都想盡辦法融入,成為社會期待的樣子。
每個人都為了達到那個標準努力,努力工作、努力賺錢,努力讓自己和別人一樣,努力讓自己融入社會,避免自己掉隊,避免自己成為他人眼中的異類。
在精神疾病經驗者的世界裡,總會出現「想假裝自己沒有生病」,隱藏身分的想法,因為現實告訴他們,這個社會沒有想像中那麼友善
他們的經歷驗證著社會大眾對精神疾病經驗者的偏見與刻板印象,在他們的世界裡,這是現在進行式,是每天都在發生的日常。
精神疾病經驗者選擇假裝自己沒有生病,目的不在於欺騙,而是保護自己不被傷害。
因為如果他們坦承揭露自己精神病人的身分,工作突然變得很難找、朋友慢慢變得很難交、生活逐漸變得很難過 ……。
你也有假裝的經驗嗎?
即使內心很難過,還要強裝微笑?薪水快用光時會假裝自己過得還不錯?
為了逃避親戚過問想假裝有個伴侶、有份好工作?為了迎合某種標準或要求而去假裝?
2025精神病人的房間,邀請大家進入精神病人的世界,感受他們從被診斷的那一刻開始,生命軌跡瞬間轉變;看見生病對一個人的生命發生了怎樣的改變與挑戰,並在「精神病人」(不正常)與「一般人」(正常)的身分間來回擺盪,反思疾病與個人的關係。
又或許,其實不一定要假裝自己沒有生病,因為「即使我生病我也覺得我很好」。
「病不是我的全部 只是我的一個 #hashtag」
🔆
伊甸活泉之家於2020年開始舉辦「精神病人的房間」系列展覽,邀請觀眾放下既有的想法,走進精神病人的世界。透過畫作、文字與體驗,看見精神疾病經驗者作為「人」,美好而多元的生命樣態。
展覽主題|「精神病人的房間——我想假裝我沒有生病」
展覽日期| 2025/10/17(五)-2025/11/2(日)
展覽時間|週二至週四、週日 10:00-17:30;週五、六 10:00-21:00 ;逢週一休館
展覽地點|剝皮寮演藝廳(台北市萬華區康定路173巷)
展覽活動|展期中每週六、日上午10:30-12:30∕下午14:00-1600(需事先報名)
💫觀展須知💫
1.展覽現場可拍攝作品,但請不要❌拍攝人及使用閃光燈
2.展區依規定禁止❌吸菸、喝酒、飲食、嚼食口香糖
3.其他未盡事宜請配合剝皮寮規範
#展覽免費入場
#敬請期待😉相關系列活動
#未來將陸續發布活動資訊於「瘋靡」粉專及活動頁
#請持續關注展覽活動頁面解鎖🔓更多內容
#現在就邀請親朋好友加入➕展覽活動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