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詩社10th拾佰仟萬出版贊助計畫】
【決審入圍者分享會暨出版資源媒合會】
活動將邀請本屆入圍的6位創作者親自分享介紹自己的作品。
這是一個讓作者發聲的平台,同時也是出版資源媒合會。
詩社誠摯邀請各位作家、出版業者、書店業者、讀者、創作者參加。
我們試圖創造作品與世人相遇的機會,從拾擴及佰仟萬人,讓文學的影響力源源不絕。
歡迎對出版創作、文學獎或閱讀有興趣的民眾蒞臨!
活動日期:8月23日(六)、24日(日)
活動時間:14:00~17:00
主辦單位: #紅樓詩社
活動地點:#底加書店(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四段24巷13號B1)
___________________
【場次一】講者: 張郎 × 黃毛 × 陳泓名
▌#張郎 _ 短篇小說集《沼與雀》
張郎,2000年份獅子座,中興大學畢業。舊台南縣人,在鹽分地帶小鎮長大,文字於是常有海風常駐,鹽巴的鹹,甘蔗的甜。目前仍琢磨如何成為一位說活故事、聽明心聲、辦好事情的教育工作者。作品涵蓋多項文體,散見於文學雜誌、報紙副刊。獲過一些文獎,因閱讀和寫作認識許多很棒的朋友。另有「水林老郎」、「朴樹小子」及祕密筆名多支麥克風,以表不同聲腔和根源。從國小立志寫作,準備第一本書,已走多年的旅程,是個不寫不說會很「甘苦」的人。自認為文學的終極目的是有趣,在生命底留一盞老式亮燈。
▌#黃毛 _ 詩集《半油半水》
香港人,目前在台北賣電影海報,養狗養貓。實際的工作是什麼都做。讀過哲學系和電影系,學識不多,但愛學。喜歡的東西太多,三分鐘熱度,但剛好。可以走動就不願坐下,躺下是例外/意外,躺下時會不由自主地琢磨些雜七雜八的點子,點子通常都會被不擇手段地實踐成形,散見於自家廁所。最近沈迷非虛構。手段用的大多是筆和攝影機。
不透光自由詩派成員。電癮創辦人。影點經營者。公開地寫過散文、小說、影評、詩。公開地拍過生活紀錄。
▌#陳泓名 _ 散文集《雨水下水道裡抬頭時的面孔》
陳泓名,成功大學水利既海洋工程學系畢業,公務員編號AT7374,在群組內被稱為「雨水科文學最後希望」,至今群組仍存續。
寫完小說後,故事人物會在腦袋租一間公寓,永遠不會離開,偶爾說出情節的後續;寫散文時,會把照片印出來,貼在紙板上。
出版小說《湖骨》、中篇小說《水中家庭》。
日期|8/23(六)
時間|14:00-17:00
____________________
【場次二】講者:侯瀚 × 張簡士湋 × 林先生
▌#侯瀚 _ 詩集《骨肉皮》
侯瀚。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文學跨域創作研究所碩士,不透光自由詩派成員,長期進行無性戀相關研究、書寫及影像創作。曾獲全國優秀青年詩人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高雄青年文學獎、後山文學獎。
▌#張簡士湋 _ 短篇小說集《學生時代》
張簡士湋,74年生,台鐵員工。
在夜歸列車上,想像自己是卡夫卡那樣的上班族,然後發現車子停了,前面發生什麼事情?我是不是只能等待呢?好像一直在思考文學的事情,也一直在寫同一本裝訂不齊、到處缺頁的小說。得過一些獎,為了換取一些時間與空間,應該要把那篇作品永遠隱藏,對的,就這樣做,或者放進長篇裡的某個章節。車子要開動了嗎?那些紅色出發燈不停閃爍。
▌#林先生 _ 詩集《哥布林洞穴》
「童話故事裡不存在童話故事/所以我想那才是最殘忍的世界」
「醜陋的東西/永遠有他/痛苦的母親」
我想寫一部好笑但悲傷的群像詩集,關乎哥布林、精靈,還有這個像哈哈鏡一樣照鑑人世、使其變形的網路世界。
日期|8/24(日)
時間|14:00-17:00
____________________
#兩場活動均有現場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