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為一個普通人|30週年特展系列講座】場次➒ 08/09【用藥少年論壇:政策與實作的觀點】
➤ 10場講座報名:
https://www.jrf.org.tw/articles/2869
許多重要權利成為每個「普通人」的日常。舉凡冤案救援、法治教育、政策研議、策略性訴訟、出版著作,都是權利落實平凡且重要的日常工作。
當學生跟你說他和她與毒品的故事時,該如何是好?法律規定為何?又要如何協助學生?有沒有哪些界線?常見的問題?或者前備知識?本場講座將從少年司法、毒品政策、輔導實務的角度,帶領聽眾認識用藥少年的相關議題,並有能力更進一步的探索這些問題。
2019年《少年事件處理法》大幅修正,2023年7月1日實施之曝險少年輔導先行機制受到各界關注,教育與輔導現場也面臨了全新挑戰與責任,為了協助現場工作者理解制度、掌握方法,司改會邀集長期耕耘青少年工作的實務夥伴——從劇場工作者、少年調查保護官、諮商心理師、輔導教師、同儕經驗者、大學教授、律師到社工,共同聚焦「以學校為基礎的早期干預行動」,每月定期開會分享經驗,最終共同撰寫出一本協助教師的實務工作手冊《用藥少年:寫給老師的校園法規與輔導實務》,並在2023年10月正式出版。
此書的用意正如司改會黃旭田律師所說:「老師協助學生時需要更多的知識,也需要更多的方法。我們想寫一本像『老師,你也可以這樣做』的使用手冊,讓第一線的老師對用藥問題有基本理解,對法令制度有概念,也能得到實務上必要的提醒,避免在面對用藥少年的時候無助與困惑。」
隨後法規也陸續修正,2023年5月30日再次修正《少年事件處理法》並於同年6月21日公布,《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等規範也於2024年2月5日修正,再次調整校園面對用藥議題的規範。種種變化凸顯:在現行輔導先行機制運作如何?又面臨哪些挑戰?要如何思考用藥議題?又要如何跟青少年與家長談論?這些問題仍然圍繞在校園。
同時,正如主編林俊儒助理教授所提醒的:「這本書談論毒品使用的現狀與樣態,是為了深入理解那些行為背後的系統機制與社會脈絡,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找到更有效的對話與陪伴方式。」
本次講座將以此為主題,邀請《用藥少年:寫給老師的校園法規與輔導實務》主編暨律師,作者群的社工系教授、劇場工作者,以及長期關注毒品政策課題的記者、刑大緝毒大隊隊長共同討論,以不同的視角觀察毒品政策、少年司法與教育現場的具體面貌。
▋主持
#黃旭田 民間司改會董事長
▋與談
#林俊儒 民間司改會常務執行委員、國立東華大學法律學系助理教授
#王芊淩 報導者記者
#陳玟如 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
#彭子玲 烏犬劇場藝術總監
#賴楷淳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毒品查緝中心隊長
▋延伸閱讀
「共存&共生,少年事,懂嗎?」-《用藥少年——寫給老師的校園法規與輔導實務》作者分享活動
https://www.jrf.org.tw/articles/2675
新興毒品、新型菸品雙重奏:依托咪酯升二級毒品,「喪屍煙彈」如何侵蝕年輕世代?
https://www.twreporter.org/a/etomidate-reclassified-as-category-2-narcotic
▋時間
08/09(六)14:00-16:00
▋地點
二二八國家紀念館|一樓展演廳(台北市中正區南海路54號)
┅┅┅┅┅┅┅┅┅┅┅┅┅┅┅┅┅┅┅┅
👉 #展覽資訊
https://www.jrf.org.tw/articles/2971
|展期|
𝟬𝟳.𝟬𝟴 - 𝟬𝟴.𝟭𝟬
|開放|
週二至週日 10:00-17:00
|公休|
週一(恰逢國定假日開館,次日休館)、政府公告之天然災害停止上班日
|地點|
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台北市中正區南海路54號3樓展區)
You may also like the following events from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Judicial Reform Foundation:
- This Sunday, 20th July, 02:00 pm, 台北場講座|07/20 做社工,做紀錄片,我們在田野敲敲什麼門? in Taipei
- Next Saturday, 26th July, 02:00 pm, 台北場講座|07/26 橫跨三十年的殺人意志——談執行死刑規則 in Taipei
- Next Sunday, 27th July, 02:00 pm, 台北場講座|07/27 把難的事說清楚,重要的事傳遞出去——社會議題怎麼說更親人? in Taip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