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5 「再見」安康-畢業晚會】
「你希望未來的人,記得這裡曾經有安康平宅與它的故事嗎?」
安康平宅,曾是台北市最大的低收入戶公有平價住宅,也因此背負「台北市最大貧民窟」的標籤與污名。
走過近五十年的歲月,它見證了都市貧困者的生活韌性與彼此扶持。
隨著「平宅轉型社宅」政策的推進,最後兩排的安康平宅將在明年拆除,正式走入歷史。
這不只是建築物的消逝,更是一段關於貧困、遷移與共居力量的城市記憶。
邀你一起來,聽見在都市發展過程中那些不易被聽見的聲音。
✨ 活動資訊|
「再見安康」畢業晚會,是由文山區幾個在地組織所發起,因為長期服務兒少家庭、新住民、身心障礙者...等不同群體,看見這裡曾包容了各種生命經驗——經濟困難的家庭、因戰爭流離失所的越南華僑、身心障礙者、獨居長者、退伍老兵。
在有限的支持下,許多孩子在這裡長大成人,也有許多弱勢居民在此找到暫時的安身之所。
然而,因為曾經擁有超過 1,000 戶的規模,安康平宅被貼上「台北市最大貧民窟」的標籤,居民背負著「靠政府救濟」、 「能力不好」、 「不夠努力」的社會眼光。許多人將這樣的標籤烙印在心中一輩子,不敢承認自己住在安康平宅。
早在1991年,台大城鄉所教授夏鑄九就批評:
「政府只學到了美國『消滅貧窮』的口號,卻沒有落實為人民創造公平發展的制度與機會。除了壯觀的安康社區可作為市政展覽外,並未解決任何問題。」
安康的故事, 不只是依賴與貧窮, 更多時候, 它是一個在不公平條件下,居民仍努力生活、互相扶持的地方。
在拆除之前,我們想要辦一場屬於安康的告別晚會——邀請你帶著一張照片或一件物品, 來到羽球場旁的大榕樹下, 一起泡茶、嗑瓜子、說故事,分享那些關於安康的日子、回憶與尊嚴。
🌙 活動流程|2025年11月15日(六)15:00~20:00
🕝 14:30~15:00 開放入場與攤位交流
🗣️ 15:00~18:00 安康平宅故事經驗分享
🎵 18:00~20:00 享用餐點、文山喆樂集音樂表演
🍵 社區時光再現:泡茶聊天、卡拉OK歡唱時光
🌌 20:00~ 自由交流、場地復原
🏠 主辦單位
💠 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委託台北市康復之友協會管理興隆會所
💠 微光盒子(社團法人台灣兒少玩心教育協會)
💠 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院永續發展與社會創新研究中心(社科院社創中心)國立政治大學「多元共容.文山共好」共生社區打造計畫
🤝 協辦單位
🌿 財團法人利伯他茲教育基金會
📚 臺北市文山社區大學
🏙️ 社會住宅推動聯盟
☀️ 明日製作所
🏡 安康平宅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