ϟ 自家廚房就能製作的 ☀ 太陽能電池 ϟ
比傳統電池更環保、工藝簡單、強度高,是未來再生能源電力趨勢,也是更友善環境的聲音藝術創作選擇。
⊹
https://digilog.tw/events/171
本次工作坊,將由藝術家施惟捷帶領,講解他自行開發與製造的 6x6 cm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並將它變成一台太陽能電子合成器。課程重點為太陽能電池的工藝製程上和原理介紹,生成電力則使用現成合成器電路板或低電流馬達與電表。由於時間有限,現場學員 DIY 部分僅有使用玻璃電極封裝電池與聲音串接測試(約 120 分鐘),無需光電半導體基礎。
ϟ 我們將製作的是...... DIY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 dye sensitized solar cell (DSSC)是一種便宜且相對容易製作的太陽能技術,其發電機制涉及染色工藝和網版印刷工藝,因此是科學與藝術工藝的交叉路口。本工作坊將帶領參與者在獨立實驗室環境下自製一塊 6x6 公分,具有客製化圖案和透過天然植物或化學染料染色的太陽能玻璃電池。透過這堂課參與者可以初步的認識奈米技術與開源光伏半導體的入門,在家製造太陽能技術的可能性以及所需的設備等等。
⊹ 製作門檻並不高: 相較於傳統矽晶太陽能,更適合小規模、個人實驗、DIY 製作。
⊹ 結合染色與網版印刷工藝: 在玻璃基板上進行圖案與染料設計,融合科學與藝術創作。
⊹ 客製化設計與材料多元: 可選用天然植物或化學染料,依需求打造專屬太陽能電池。
⊹ 奈米級與開源光伏入門: 透過實際操作理解基本奈米技術與半導體原理,開啟自製太陽能的可能。
⊹ 光能轉換音樂信號: 發電時產生的電壓可作為控制訊號(CV),應用於音樂或聲音藝術演出。
ϟ 活動流程
⊹ 基本介紹|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是什麼
⊹ 現場演示|講師直接示範並講解燒結、塗層、染色等經典太陽能電池製程
⊹ 動手製作|玻璃電極封裝電池(約 120 分鐘 )
⊹ 實驗時間|用光驅動 CV 輸入,連接模組合成器發聲
⊹ 交互測試|測試電流與電壓&自由交流
ϟ 適合對象
⊹ 對光學、材料設計、工藝、或環保主題感到好奇的初學者
⊹ 有工程或光電背景、想結合織品或玻璃工藝的玩家
⊹ DIY instrument 愛好者,或正試圖在自家廚房「煮點東西」的朋友
⊹ 試圖使用再生能源創造藝術,以及所有希望「對地球更友善」的人們!
講者| 施惟捷 Shih Wei Chieh
致力於融合藝術、科技與多元社群的實踐,曾帶領「部落對抗機器」計劃,結合傳統織品工藝與電子織品技術,並在 2020 至 2021 年間策畫了國際線上駐村「Having Friends in The Future」,連結國際獨立⼯藝者網絡和台灣⼯藝研究發展中⼼,促進獨立創作者的交流與合作;他的調查計劃「NonGovernmental Matters」訪問並研究獨立跨學科藝術營及集會,探索此類國際與跨領域交流所帶來的正向影響;其「雷射染計劃」入選巴賽隆納 Reshape 19 首獎與香港 deTour 2019,亦曾帶著「I Am Very Happy I Hope You Are Too」等作品入選台北數位藝術節、澳洲雪黎⼤學「Hello World」等多場國際數位藝術展,展現高超的非典型跨界研究與製作能力,同時反映其對材料應用與人文議題的獨到思考。近年,他的作品「溫室之⼼」受邀展出於 Hackteria 和 Regenerative Energy Communities 共同組織的「The Energy Giveaway at the Humuspunk Library」。
ϟ 活動資訊
時間 ⊹ 2025.05.03 SAT. ❘ 13:00-18:00(12:30 開放進場)
地點 ⊹ DigiLog 聲響實驗室(臺灣臺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三段244巷2弄2-1號2樓)
購票 ⊹
https://digilog.tw/events/171
ϟ 工作坊滿 12 人甫開班,若未達開班人數將於最晚活動十日前告知並全額退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