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自殺傾向是可治療的!在風險之中持續工作,與病人並肩同行!⚖️
📚 2025/11/07-28 廖偉翔《與死神曖昧:長期自殺傾向病人的治療之道》深度導讀四講
🔗
https://psygarden.havppen.com/course/FlirtingwithDeath
《與死神曖昧:長期自殺傾向病人的治療之道》是一本專注於「長期自殺傾向」臨床處遇的專書。本課程將透過四堂深度導讀,探討此議題的核心,嘗試理解這類病人內心世界的痛苦、治療師面臨的挑戰,以及如何在臨床中發展更堅實的介入策略。
不同於急性自殺的處理模式,長期自殺傾向往往持續多年,與人格結構緊密相關,治療並非僅仰賴住院或藥物,而是以門診心理治療為主、輔以審慎藥物使用的實證策略,協助將治療重心著重於提升病人的生活品質。
這是一門結合理論與臨床經驗的課程,特別適合精神科醫師、心理師、社工師與其他助人專業工作者。課程的目標,不僅是理解長期自殺傾向,更是培養出能「與風險共處」的臨床態度,讓治療過程得以持續而不致中斷。本課程強調:長期自殺傾向是可治療的;我們要做的,是在風險之中持續工作,且與病人並肩同行。
▍ 各堂主題
📌 11/07 第一講|理解自殺的多樣樣貌
自殺是一項重要的公共衛生議題,但研究顯示我們對於如何精準預防,仍了解有限。自殺意念、自殺嘗試與自我傷害,雖然彼此相關,卻有不同的臨床意義。分辨不同型態的行為與訊號,有助於避免「一概而論」的過度介入。
📌 11/14 第二講|長期自殺傾向的內在世界
長期自殺傾向的發展歷程,通常是從青少年時期的反覆念頭與企圖,到成年後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其具有心理上的因應功能,用以紓解不適情緒、表達痛苦,甚至帶來掌控感。後續將進一步說明「心理痛苦」、「空虛感」與「無望感」等核心經驗,如何影響病人的日常與人際。
📌 11/21 第三講|治療的可能性:從心理治療出發
與急性自殺不同,長期自殺傾向需要另一套原則。例行住院往往效果有限,而門診心理治療是主要的途徑,其中不同方法,各自有特色與證據。藥物治療的角色較有限,應謹慎使用;治療的核心目標在於學習情緒調節、減少衝動性,以及逐漸恢復生活功能。
📌 11/28 第四講|與風險同行:治療者的態度與展望
在臨床工作中,面對自殺風險是專業的一部分,也可能是難以避免的經驗。治療師需要學會忍受風險,並與病人保持一段可持續的治療關係。可透過完整記錄、同儕支持、家屬合作等方式來降低壓力與風險,並在過程中保持務實的樂觀。最後,將展望未來研究方向,期待更多實證能幫助我們找到更適切的方法。
▍主題閱讀 📖
《與死神曖昧:長期自殺傾向病人的治療之道》
HALF IN LOVE WITH DEATH:Managing the Chronically Suicidal Patient(2nd Edition)
作者:喬爾.帕里斯(Joel Paris)
譯者:廖偉翔
▍講師介紹 👨⚕️
廖偉翔
精神科專科醫師。目前於加拿大麥基爾大學進修博士學位。曾任臺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住院醫師、老年精神醫學研修醫師,以及新竹臺大分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
▍課程資訊 📅
・日期:2025/11/07-11/28(每週五),晚上7:30-9:30,四堂共8小時
・軟體:zoom
・費用:定價3,200元,
早鳥10/10 前繳費2,800元
舊生2,800元,請來信索取折扣碼
・回看複習服務:可觀看錄影至2026年2月28日止
▍ 課程詳情與線上報名 ✨
https://psygarden.havppen.com/course/FlirtingwithDeath
You may also like the following events from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
- Next Saturday, 11th October, 09:00 am, 2025/10/11-10/12 黃素菲、黃正旭【敘事治療實務技術・高階班】兩日實體工作坊 in Taipei
- This month, 25th October, 10:00 am, 2025/10/25–10/26 張郁婷【呼吸、覺知與放鬆:亞歷山大技巧身心教育】兩日工作坊 in Taipei
- Next month, 6th November, 11:00 am, 2025/11/06-11/27 蔡怡佳【宗教心理學與繪本的對讀】線上四週講座 in Taipei,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