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nt

失聲祭LSF 編號#136 演出

Advertisement

【 失聲祭 LSF #136 】

三組來自不同地理與創作背景的聲音實踐者,帶來一次介於現場表演、空間干預與聲響考古之間的邊界操作。透過身體、器材、環境與即時生成,他們以聲音切入空間,打開一場去中心化的感知體驗。

🔊 劉曉江 Lawrence Lau
劇場與聲音之間的邊界操作者,將「記譜」視為一種思辨性的聲音方法學,結合現場演出、裝置與跨域合作,探索在場/消逝、紀錄/即興之間的模糊地帶。

👂escuri(Jett Ilagan)
來自馬尼拉的聲音藝術家,作品橫跨聲音裝置、錄像與聲音行走。他以心理地理學與社區互動為方法,構築具有在地記憶與環境關懷的文化音景。

🌀 黃浩旻 ft. Fangyu
合成器、自製裝置與聲響雕塑之間的實驗搭檔。他們從聲音質地出發,建構混合未來感與即興性的表演現場,在訊號與失控之間感知聲音的另一種語言。


演出時間:2025 年 7月 26日(六) 19:00 - 21:30(2.5hrs)
演出地點:濕地venue(104台北市中山區林森北路107巷10號 B1)
售票資訊:現場票400
演出藝術家/Artists :
劉曉江 Lawrence Lau (Hongkong)
escuri(Jett Ilagan) (Philippines)
黃浩旻 ft. Fangyu (Taiwan)

_
藝術家介紹|

【劉曉江 Lawrence Lau】

主要以聲音藝術家、聲音設計及表演者等身份活躍於劇場、畫廊及地下音樂場地。
近年透過對跨學科合作的實踐和理解,關注創作中的合作倫理及方法,由此使作品內容從音樂逐步擴展至聲音、表演、裝置及更多邊際模糊的藝術形式。
先後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及香港城市大學,分別主修作曲及電子音樂與創意媒體藝術。現主要以聲音設計、聲音藝術家及表演者等身份活躍於劇場、畫廊及地下音樂場地。近年作品:City Bow (2024) ,以藝術家自身作開始,用琴弓在公共空間中尋找可以拉響的物件,從概念出發探討公共空間的使用權;系列作品《持續性消逝》(2024),從自身的長年實踐——記譜(scoring)出發,回應紀錄(archive)對「在時、在場」的消逝所產生的閱讀方式。因活躍與劇場創作而受啟發的研討項目《樂手的自我修養》(2019 並持續進行中),研究以表演藝術角度切入音樂及聲音藝術創作的方法學,嘗試延伸跨學科合作的可能性。

【escuri】
傑特·伊拉岡(Jett Ilagan),是來自菲律賓的聲音藝術家,其創作橫跨聲音裝置、錄像藝術與影音現場表演。他關注環境聲響與「文化音景」的探索,透過心理地理學、聲音漫步、社區工作坊等沉浸式方法,深入特定場域與在地社群,發展具地方性且充滿感知層次的聲音作品。escuri 的聲音實踐聚焦於空間與聲景的關係,試圖引發觀者對自身與環境連結的省思,特別是在人類活動深刻影響鄉村與都市生態的當代語境中。

【黃浩旻 ft. Fangyu】
在探索聲響與音樂平衡的旅途中。透過不斷地試錯,發掘聲音的獨特質地。使用合成器與自製裝置,開發對未來聲音的感知與想像。

_

主辦單位:音瀑奧譜聲音藝術實驗室
協辦單位:濕地venue
營運贊助單位:台北市文化局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Advertisement
Share with someone you care for!

Best of Taipei Events in Your In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