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工作坊】假新聞製造所:破解資訊的迷霧
Advertisement
●講師
廖聰顥/「安全室」策展助理
●對象
15歲以上之一般觀眾,限額20名
●辦法
憑當日門票或MoCArd免費參加,名額有限,需事先報名➔ https://mocatpe.tw/art05dQava
●地點
當代館一樓活動大廳與主展區
●學員自備
個人習慣使用之手機、平板或筆電
●工作坊介紹
如何設計一則讓人深信不疑的「新聞」?當訊息成為操控的工具,隱藏在日常滑過的新聞標題與社群推播中,成為難以察覺的災難與威脅,我們該如何辨別真偽,又該如何掌握其背後的操作邏輯?
本場互動式工作坊,延伸自展覽「安全室」的核心概念,從「資訊災難」的角度出發,邀請參與者化身為假新聞製造者,模擬假新聞的製作過程,透過實際編寫、設計與操控「資訊」,一步步拆解假新聞如何在潛移默化中影響我們的認知與判斷。
透過遊戲與討論,重新思考:我們所看到的究竟是「事實」,還是帶有特定意圖的「真相」?在真假難辨的資訊時代中,如何為自己打造一個不被操控的「安全室」?
廖聰顥/「安全室」策展助理
●對象
15歲以上之一般觀眾,限額20名
●辦法
憑當日門票或MoCArd免費參加,名額有限,需事先報名➔ https://mocatpe.tw/art05dQava
●地點
當代館一樓活動大廳與主展區
●學員自備
個人習慣使用之手機、平板或筆電
●工作坊介紹
如何設計一則讓人深信不疑的「新聞」?當訊息成為操控的工具,隱藏在日常滑過的新聞標題與社群推播中,成為難以察覺的災難與威脅,我們該如何辨別真偽,又該如何掌握其背後的操作邏輯?
本場互動式工作坊,延伸自展覽「安全室」的核心概念,從「資訊災難」的角度出發,邀請參與者化身為假新聞製造者,模擬假新聞的製作過程,透過實際編寫、設計與操控「資訊」,一步步拆解假新聞如何在潛移默化中影響我們的認知與判斷。
透過遊戲與討論,重新思考:我們所看到的究竟是「事實」,還是帶有特定意圖的「真相」?在真假難辨的資訊時代中,如何為自己打造一個不被操控的「安全室」?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