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講座】再現之重:論自然書寫的複數倫理
Advertisement
●講者
呂樾/評論人
黃瀚嶢/生態插畫工作者
●地點
當代館一樓活動大廳
●辦法
免費參加,現場座位有限,需事先報名➔ https://mocatpe.tw/art03mNbqr
●簡介
1.1.5.1. 真實的東西,並不是眾多東西的其中之一,而是多種抵抗的梯度。
──布魯諾.拉圖《巴斯德的實驗室》
若說臺灣當代自然書寫的基礎動能,源自於創作者在個人抒情、知識考掘,乃至於生態、歷史事件間,尋求一個動態的「棲位」。本演講將嘗試指出,不同時期的臺灣,不同作家如何因應不同的問題意識,轉譯、挪移,甚至偷渡了不同的「自然」及「再現自然的邏輯」進入文學作品中,並用以形塑特定的倫理認識板塊。
●備註
1.手機請設定靜音或震動模式。
2.可拍照,請勿開啟閃光燈。
3.現場禁止飲食、錄音、錄影與直播。
呂樾/評論人
黃瀚嶢/生態插畫工作者
●地點
當代館一樓活動大廳
●辦法
免費參加,現場座位有限,需事先報名➔ https://mocatpe.tw/art03mNbqr
●簡介
1.1.5.1. 真實的東西,並不是眾多東西的其中之一,而是多種抵抗的梯度。
──布魯諾.拉圖《巴斯德的實驗室》
若說臺灣當代自然書寫的基礎動能,源自於創作者在個人抒情、知識考掘,乃至於生態、歷史事件間,尋求一個動態的「棲位」。本演講將嘗試指出,不同時期的臺灣,不同作家如何因應不同的問題意識,轉譯、挪移,甚至偷渡了不同的「自然」及「再現自然的邏輯」進入文學作品中,並用以形塑特定的倫理認識板塊。
●備註
1.手機請設定靜音或震動模式。
2.可拍照,請勿開啟閃光燈。
3.現場禁止飲食、錄音、錄影與直播。
Advertisement